“我很喜欢早上跟大家一起听法的氛围。”蔡惠萍单纯的念头,让她从2018年起薰法香至今。
之前蔡惠萍承担教职岗位,一听完《静思晨语》和祈祷后,就赶去学校,开始一天忙碌的教学生活。到了周末,跟一起薰法香的志工共用早餐,同时分享闻法心得, 听到不同人对上人开示的理解和体悟,蔡惠萍觉得从中学习很多。
家里一向是民间信仰,虽然自称佛教徒,但蔡惠萍没有诵经读经书,只是偶尔会到寺院拜拜。一次无常来叩门,身体一向健康的外甥,在17岁那年,在睡梦中骤逝,这事给蔡家上下很大的打击。在外甥葬礼上,蔡惠萍想:“如果我的时限到了,人家会怎样记得我?”她开始找寻生命的意义,但不知道答案在哪里?
因为在友人家看到一幅设计雅致的静思语挂历,她感觉静思语很有启发性,一看就喜歡,因此走入静思书轩,并成为慈济志工。
处处道场 放下身段学习
加入慈济后,蔡惠萍积极参加各类活动,多做多学。在不同场合,与不同志工接触,自称是“问题儿童”的她,虚心求教,感觉处处都是道场,可以体会到生活化的佛法。
比如慈济人坚持不用一次性餐具,看到洗碗的志工,不分年龄,老老少少,一字排开,“那个画面我还记得,被慈济‘说到做到’的精神所感动。”
从慈善家访,她感受到访视员秉持“要让被帮的人,要给到够,要有感觉,要有温度”的态度,还要确保善款用在刀口上。访视这一堂课,让她见苦知福,学会感恩。
一次她到厨房帮忙,看到两位师姊为了怎么切菜,各持己见,一来二去,自己的心也蠢蠢欲动。这时她听到一旁切菜的师兄轻轻说:“我们是来自修,不是来修(理别)人的。”对她仿佛是一记提醒,是啊!我就是进来修行的。
承担环保干事的蔡惠萍,向参访慈济环保教育站的年轻学子分享气候变迁与素食的关系。(摄/ 陈清华)
“觉得每一次参与活动的经验,都可以学到很多道理,用在生活上,感觉很欢喜。对的事,做就对了!我开始对慈济很有信心。”
晨起薰法 契入静思法髓
起初蔡惠萍并不知道何谓“晨钟起,薰法香”,却引起好奇。每天凌晨她开车载送附近的志工,一起到静思书轩或静思堂去薰法香。
证严上人是以闽南语讲经说法,配以经文与上人的手札字幕,辅助听法者理解内容。“我其实听不太懂闽南语,但看到手札字幕出现,就赶快抄学,但有些字我看不懂,也抄不够快。”
蔡惠萍这一代的年轻人,大都是以英文英语为工作与生活语言,华文华语其次,一般上很少用方言,即使会说,也是一些民间用语。听不太懂,但她不想放弃,“我告诉自己,每天只要听懂一句,能够明白就很满足了。”
蔡惠萍开始在笔记写下当天听法的心得,有时会配图来增强理解,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别上人手札、心得感想等。每次薰法香,她都会听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。每天的一、两句开示,都非常契合自己当天面对的一些人事问题,就立刻用上,觉得真的很管用。
让她持续薰法香的推动力,其实来自2019年回台湾静思精舍做志工的体验。精舍每天凌晨就开始做早课,上人升座宣讲《静思晨语》。那时天还未亮,在微弱的灯光下,上人轻缓地走过。蔡惠萍的目光,不自觉的随着上人纤瘦的身影走入主堂,感觉上人是那么地亲,那么地近,心中异常感动,那似乎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呼唤与契合,不自觉地泪流满面。
她也看到精舍常住们自力耕生,落实“一日不做、一日不食” 的农禅生活,把握分秒的规律生活。师父们在农活中,从大自然与生活中,体验天地万物都在说法,也不吝分享他们的体悟,让她对静思法脉更加了解。
闻法入心 反思穷子心态
2020年因新冠疫情限制群聚,薰法香转到线上,每天凌晨五点到七点,两小时的流程,让上线参与薰法香的志工,能得到丰富的法粮。
最近上人开示《法华经•信解品第四》,僧团中的四位上首弟子以《穷子喻》来譬喻自己犹如穷子离家在外颠沛流离,无所安身,却不知道自己拥有丰富的法财而想要回家。
“其实我觉得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穷子的心态,不做不错,多做多错,害怕犯错,害怕失败,而自我障碍。所以不敢进一步去承担,去尝试。” 蔡惠萍反躬自省:“从穷子身上学到,在做任何决定之前,一定要更用心。”
听法不是能记得多少,而是能内化多少。在潜移默化中,蔡惠萍发现自己改变了。
2019年罹患帕金森症的父亲,因为跌倒入院,情况严重,需要进行气切,家人无不担心着急。蔡惠萍虽然挂虑,更感恩父亲还活着,感恩医疗团队给予父亲的治疗与照顾,心情就自然平和多了。“我想如果不是这些日子在慈济,面对这些改变时,我会非常无助。”当她把所听所闻的道理内化后,就有感动,而且很自然地与朋友分享。
在承担学科主任的那段日子,蔡惠萍经常把校内“最有挑战的班级”留给自己。有时面对自暴自弃的学生,她会使出激将法:“如果你们觉得生活已经糟透了,但你可以选择不要让情况变得更糟。”薰法香后,她仿佛从《法华经》中看到佛陀常用譬喻来说法,启发自己在教学中因材施教,大根机的学生可以举一反三,中小根机的,要边说边教边示范和验收。
病苦来磨 无常中有感恩
2021年蔡惠萍遇上人生的大考验!因为视力模糊而求医,不料被诊断罹患罕见脑瘤,当她知道要进行重大手术,甚至有生命之虞,虽然内心恐惧,但唯一的希望是自己手术后能够自理,还在手术前立定遗嘱。“面对无常,还是要如常。”她告诉自己,为了家人,更要稳住身心。
经过近十小时的手术,蔡惠萍醒来了,心中没有他念,唯有感恩,感恩自己醒来了,也感恩遇到良好的医护团队,也感恩一路陪伴的家人和慈济法亲。
蔡惠萍深深体会到平日小小的生理功能,因为动手术而成为障碍,比如能顺利大小解原来也是一种幸福。留院的一个月内,她目睹病友的病苦与悲喜,刚死里逃生的她,感受到生命的可贵,忍不住想为他们做点什么。她每天在病房中播放活泼轻快的慈济歌曲,希望带来一丝暖意;也抄写《药师经》和折纸鹤,送给病友献上祝福。
随着肿瘤检验结果出炉,蔡惠萍需要进一步做电疗。她勉励自己不要担心未来事,还答应承担了岁末祝福的协调岗位,因为有体力和能力能付出是幸福的。这份转念的功夫,来自薰法香的累积。
“薰法香闻法后,要有自觉性的转念,否则就是以习气做事,没有用心在人事物上,这些最基本却是最不足的地方。来到慈济,学习多用心,就会减少瞋心。”
在休养期间,蔡惠萍依然坚持茹素,为了让母亲放心,也请陈俏蓉中医师与母亲分享素食病人的食谱。
上人说:生命就在呼吸间。她更想把握当下,恒持刹那。现在最想做的,就是能够再次回到花莲静思精舍,心灵的故乡,让上人亲自授证为慈济委员,正式皈依成为上人的入室弟子,承担如来家业。
希望留在别人记忆中的自己“是个慈济人”。“慈济已经是成为我的生活方式。每天薰法香,多学一点。我是个小杯,里面有污水,但每天加入一些清水,就会慢慢变得清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