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是我?我还能工作吗?”一连串恐惧与担忧,浮现在志工的脑海中。
2016年4月3日下午,邱德拔医院医疗社工莫志平,在慈济访视培训中抛出疑问,再慢慢引导大家了解肾友的症状和心理世界。他表示,在陪伴过程中,志工要真正为肾友拔苦,心灵关怀和实际协助必须双管齐下。他建议让病人释放情绪和诉说担忧,然后透过运动和从事嗜好,有效地去镇定和放松自己,重拾生活的寄托。在实际协助方面,志工可以引导肾友把大事化小,一步一步去面对现实,找出解决方案,让肾友有信心去走这条艰难的路。
“同理肾友的心情,肾友心情自然逐渐好转。”莫志平说道。因为洗肾是一生的事情,肾友的心情难免难以平伏,所以需要的是志工持久、真诚的肤慰与关爱。
“当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肾友时,无形中就知道怎么真正去肤慰和帮助了。”也是慈济志工的莫志平,分享一则实例。一位六十多岁肾友在接受治疗时,极度沮丧不想活下去。当莫志平慢慢了解情况后,知道他没人探望也无住处,于是协助他安顿住宿。随后,肾友开始接受洗肾,并和其他肾友分享经历,再度站起来。
肾友志工 同理陪伴
透过《大马慈济情》短片,364名与会志工观看了一则肾友故事。陈惠兰患上肾病后,生活因病而贫,前路一片茫然。自此,夫妇俩精神饱受折磨,而她甚至愿意让先生一走了之。此外,陈惠兰想到家中两个孩子时,更是痛心无奈。“我一个人的洗肾,造成小孩子有这样子的环境困扰。”
慈济志工坚持八年的长情陪伴,感动了夫妇俩参加志工活动。夫妻俩的生活开始有了寄托,不再时时受困于苦痛中。“在访视过后,会想到做人还是要老老实实。”先生有感而发,看见比自己还要苦的人,才觉得自己其实很幸运,决定停止接受慈济的援助。陈惠兰在关怀同样患上肾病的照顾户时,更显得体贴与有同理心,发挥为肾友拔苦的良能。
看到这则故事,印尼籍志工卢小燕(Yanti)感到“慈济人的陪伴犹如及时雨”。以前她陪伴病重的父亲来新求医,举目无亲,深感无助,因此感受病患深切地需要有人在旁陪伴。当下,她立志在慈善与医疗志业中服务,陪伴弱势族群,发挥自己的力量。
参与慈善志业近两年的卢小燕,不禁想起曾经陪伴过的洗肾个案。四十多岁的照顾户住在一间双层政府组屋里,一踏进屋里的卢小燕,心中纳闷:怎么他需要医疗补助?一问之下,才发现原来照顾户一家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负债累累。这让卢小燕不禁感概,不要先入为主,因为所看到的未必是实相,所以要用心地了解。
当时访视员用心聆听后,为照顾户提供建议,让他的债务问题可以暂时缓一缓。照顾户深锁的眉头渐渐松懈,眼眶发红。这一幕幕映入卢小燕的眼里,让她更坚定了走这条路的志愿。回想当初,从面对照顾户不知道要讲什么,到现在学习用双手肤慰对方。她期许自己有一天,也可以带动照顾户一起在人群中付出。
人人慈善 深耕社区
分会依循本会的方向,“见苦知福-深植慈善八化”子计划即将正式推动。“希望将慈善日化繁为简,让人人都可以参与,到社区及时解苦难。”访视干事洪德谦欢喜地和大家分享 。即将开跑的全岛慈善日,形式类似环保日。志工在社区定点集合,行前叮咛后再分小组进行家访。洪德谦举了一些实际例子,如不急着检查水电费、看冰箱,每个动作都需以尊重案家为主,建立互信为起步。访视过后,志工会进行讨论和分享心得,把法喜带回家。
社工林祖慧进一步说明,访视个案的主要负责志工(主责)将负责长期关怀,一案到底。每例个案都会有两名主责,每名主责负责不超过三个照顾户,期许此模式能够带给照顾户更深入的陪伴。
分会副执行长徐雪友在这次的访视培训中,和大家分享慈济慈善的信念。她说:“送上有限物资,给予无限关怀。”在发放时,大家应视每名照顾户如一颗颗“爱的种子”,有一天会茁壮成长。
秉持着这样的信念,来自南一的访视干事连美儿分享道:“慈善是慈济的根本,因为不舍之情,南一社区关怀152家照顾户,每个月必须安排三次慈善日,把物资和肤慰及时送到。”连美儿叙述志工如何动员,关怀最多个案的社区。除此之外,该区访视干事每个月的新案评估也有十多起,加上访视报告、会议记录等后置作业,真的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。
“有压力,但看到照顾户很需要帮忙,所以还是坚持下去。”承担访视志工八年的张梦源,分享如何在较多乐龄居民的南一社区,处理众多个案。因了解各种挑战,张梦源在请其他志工当主责时,都会把资料准备齐全,并观察志工的个性,给予适当的提点。
南一社区半年前尝试进行慈善日,得到更多志工的响应。退休或工作时间比较灵活的志工,也会安排在工作日进行访视,不遗漏任何一名照顾户。
“先接下主责,再想怎么做。”副执行长邱建义以个人如何在百忙中,毅然接下主责的经验,鼓励现场志工勇敢承担和踏出第一步。人人慈善,同理陪伴,让社会更多爱与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