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年来,新加坡慈青经历了几次架构重组及团队整合,如今因缘成熟,各大专院校的慈青干部求法心切,主动请求校辅爸爸妈妈和慈青学长举办研习营,希望能更深入静思法脉和共修《水忏》经藏。
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策划,期待已久的两天一夜慈青干部研习营,终于在2011年7月30日掀开序幕,47名干部聚集一堂精进入法。
看山还是山
首日课程的攻站环节中,学员们接到一项‘访视’任务,要为‘阿公阿嬷’打扫房间、陪他们聊天,还要为他们唱歌表演。才唱了几句,小队辅突然叫住大家:“唱错了!唱错了!重唱!”气氛一时有点僵硬,学员们只好重来,但如此状况持续了几次,每次学员们唱错,小队辅都‘生气’地指示大家重唱……直到一位学员上前劝说,加上其他人的认真配合,大家才顺利地完成任务。
原来,这个情景模拟的环节,真正要考验的是转心念的功夫,引导学员们走出事相人相的迷惑,因为志工活动中事多人也多,学习做事之余,更要开阔心量,学习善解与包容别人。
三个攻站环环相扣,因应学员所需,实务探讨时间管理——王威勋(济弘)爸爸带来一套迷你高尔夫球道具,分享自己如何从一周数次的高尔夫球活动,改成现在的大地环保、心灵环保,带动学员认清人生的价值和方向;张荣富(济富)爸爸通过‘心灵张力图’探讨生活中的烦恼,以及如何在家庭、学业、朋友和社会承担之间取得平衡。
学员王慷蕊去年在台湾参加营队后就发愿要做一个更好的人,但回来后忙于学业,习气也慢慢回来了。“觉得很对不起师公上人。”她眼角含泪地说:“每当师公赞叹慈青有多好,我都感到很内疚,因为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去帮到上人……”
课务组在攻站总结时,引导大家思考:“大家是否觉得承担干部后,好多事情变得不同,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?”
慈青同学刚刚加入这个团体时,眼前心头都是一片好山好水。承担干部后若没有边做边入法,就很容易‘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’,比如人事磨合,或自我习气的障碍而生起种种烦恼。在研习营彼此交流惕励的氛围中,大家慢慢回归到最精纯的一念初发心——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
慷蕊也发现,来到慈济,不是要学会做事,而是要增长智慧。“师公说如果我们能够在一瞬间转念的话,就能够慢慢改变自己的习气。”
上人的心地风光
为了让慈青更贴近上人的心,课务组特别策划了《上人的心地风光》环节。慈青学长刘海伦(诚海)通过《师徒之间》、《菩提心要》等影片节选,把上人创立慈济初期的筚路蓝缕,一直到后来的‘来不及’之忧虑,一一展现在这群年轻干部眼前。
随着一段段的画面和开示,静思弟子敬师、护师的感人故事,大家的心一步又一步地贴近上人,感受到那分悲心愿力。在微弱的光线下,隐约看到有些人擦拭着泪水, 这也许就是悲心相契吧!
“我累,难道别人就不累吗?”上人轻轻地说,学员们却重重地听。
“之前会有点害怕去承担……当自己累时,就要想想上人说的这句话。”毕业慈青许洈宾更坚定‘对的事情,做就对了’,立志走下去,勇敢面对内心恐惧地去承担。曾因为家人和朋友对慈济的不理解而感到犹豫不已,她说现在知道应该要跟母亲好好沟通,让母亲体会“您的女儿并没有找错方向,她只想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。”
“我看见了师公的心力和愿力有多大。相较自己面对的问题,其实真的不算什么。”刚刚承担南洋理工大学副联络人刘伟权有感而发。他也表示很惭愧,因为之前很少承担、很喜欢拖事情,反省自己内在的惰性,他觉得是时候付诸于行动改变自己了。
在课程后的药石,生活组为学员们准备‘师公饭’。捧着一碗普通的炒饭和一块咸豆腐,学员们细细咀嚼的,是那分师公和弟子们当年自立更生、克勤克俭的精神。
“记得上人对第一代常住众说:‘人家吃不了的苦,你们要吃。人家忍受不了的苦,你们也是要忍。’自己真的是要把握趁年轻多锻炼,多承担、多学习!”王振彬如此期许自己。
《想师豆》的音乐轻轻在耳畔响起。隔着山、隔着海,师徒之间长相忆,慈济菩萨道上永相随。
经藏生活化
两天的课程比照了慈诚委员培训的威仪和流程安排,从学佛行仪到行堂、从饶佛绕法到凌晨四点连线做早课,校辅爸爸妈妈和学长姊们全程陪伴,慈济家风代代传承。
创意而且年轻化的课程带动,让学员们感到惊喜又入心。“印象最深刻是《水忏》,感觉上应该是很刻板的经藏,竟然讲解得那么好,那么有趣!” 这堂课,毕业慈青杨家兴听得目不转睛。“佛法原来如此生活化,希望可以请购讲义或上网寻找相关资料在参加读书会前预读。”
在慈青学长黄恩婷(懿恩)的引导下,课程从悟达国师的《水忏》造忏缘起、上人推动‘大忏悔’的时代背景、手语教学、心得分享,层层相扣、条理有序、摄受人心。学员们对《水忏》抱着高度兴趣,双方互动频频,也启发了大家相约一起参加社区读书会来精进。
“你们摸一摸椅子底下,有一颗‘宝珠’。”带领《水忏》导读的慈青学长李俊贤语毕,学员们纷纷翻开小白椅寻找各自的‘宝珠’。
“找到了!找到了!”原来所谓的‘宝珠’,是一卷静思语纸条,里面藏着学长姊的用心。大家交头接耳地讨论:“为什么这句静思语和我那么契合?”
游戏延伸自《水忏》讲义里‘穷子怀宝珠’的典故:长者喂饱一位流离失所的穷子后,便在穷子的衣服间藏了一颗宝珠,穷子却一直流浪到重遇长者后才惊觉身怀宝藏。穷子得宝珠而不自知,就像我们拥有清净无染的本性而懵懂度日一般。
“原来上人给我们的法是那么受用。”黄敬权对这次研习营抱着很高的期待。他说自己以前遇到问题就想逃避,参加慈济后学会正面思考。在工作上有些同事说话比较粗鄙,有位同事就像善知识般勉励他:别人不愿做事情你更要去做。
敬权开始在被责骂时就把错误一一记录下来,除了自我提醒也是学习转化负面的情绪。“每次面对问题,我都不会消沉下去,反而越挫越勇,近来还受到了同事的肯定。”他面带笑容地说:“就像济雨师伯说的:感恩逆境,藉事练心。”
每次慈青营队,大家长刘济雨师伯一定会把握因缘和学员有个双向交流。这段期间师伯虽人在国外,却不忘对慈青传承法脈,预先录影解答大家在菩萨道上的疑惑。
济雨师伯鼓励大家要有信心,勇往直前,在承担中学习成长。他还叮咛说自度才能度他,自觉才是觉他,所以要把自己充实好,努力精进,深入法髓,才有力量把佛法的真谛传承下去。
志为时代青年
“看到学长姊的队伍越来越壮大,学弟学妹要赶快加紧脚步追上来......”学员长洪永康(诚永)在圆缘时有感而发,哽咽着为大家祝福。这一番话,让在场学长红了眼眶。
这群曾经是慈青的学长姊们,回想起慈青自重整架构以来,一路颠簸,但学长姊都没放弃过,用心用爱陪伴。直到现在,看到愿意承担的慈青越来越多,学长姊内心满是感动。不少学长听到慈青要办营队,都暂时放下社区繁忙的会务,回到慈青学长的岗位,关怀后进,传承经验。
营歌《方向》在慈青干部的耳边飘扬,在大家的心里荡漾。烙印于心的,是静思弟子们对师公上人所给予慧命的深刻感恩。《立愿文》歌词中“敬请上人莫忧虑”唯一的方法就是精进不懈,让自己的慧命日日增长。当心莲万蕊朵朵绽放,这才是身为静思弟子生生世世唯一的方向。